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展,继油气之后,稀土或成为下一个进行资源税改革的产品。 业内人士预计,目前国内稀土价格平稳,将稀土资源税征收方式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时机已到。一旦稀土领域的资源税改为从价计征,则与稀土相关的上下游产品价格或将受到影响。 稀土行业深度研究:潮起潮落,谁主沉浮? 稀土价格涨跌的本质是国内与国外、产业上游与下游之间的利益博弈。2005年之后,中国控制了全球95%以上的稀土资源供给,日美等国则依靠在稀土新材料领域的先发优势,获取了稀土产业链上的超额利润;2011年凭借着供给垄断优势,在密集出台的产业政策的配合之下,半年之内大部分稀土原料价格出现是数十倍的涨幅;然而,由于中国稀土行业的先天性缺陷和外部供给的冲击,2011年下半年至今,稀土原料价格出现了60%以上的跌幅;表明在这场利益博弈中,中国稀土行业的基本失败。 未来三年稀土资源大国的地位将受到强烈冲击。在2011年稀土价格暴涨的影响之下,海外稀土矿山开始重启,产能释放的速度之快有些超过国内的预期;通过行业的需求与供给分析,中国稀土冶炼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或将从2010年的95%下降至2015年的63%,绝对数量或将从12万吨下降至9.3万吨。 中国稀土行业正面临着发展道路的抉择。面对海外矿山的冲击,中国稀土行业再次回到低价倾销老路上的可能性极小;因此,面对可能缩小的市场容量,推动行业结构高级化、提升产品附加值是实现国内稀土行业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而提升国内稀土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最终形成两至三家大型企业集团是做强稀土行业的关键一步。 随着工信部《稀土行业准入条件》的正式发布,中国稀土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兼并重组高潮。目前在稀土行业整合中占得先机的企业既包含五矿、中铝等央企,也包括包钢、江铜等地方国有企业;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最看好包钢对北方轻稀土领域的整合和五矿对南方中重稀土领域的整合;而A股上市公司中的厦门钨业、包钢稀土、广晟有色作为区域性的稀土产业整合平台,或将持续受益于稀土行业的整合进程;我们给予厦门钨业“买入”的投资评级,给予包钢稀土、广晟有色“增持” 的投资评级。
摘自中国税务网